






近年来,临沂市兰陵县抓实临沂市理工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扩大就业,聚焦全县“8 1 7”产业链,支持临沂市理工学校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5个专业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6个专业被列为省示范性专业,每年向社会稳定输送600余名优质毕业生。
以产定教 “三个抓手”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围绕产业设专业。依托临沂市理工学校设立“兰陵县技工学校”,以培养初、中级技工为主要目标,开设新能源汽车制造等6个专业,在校生达460余人,助力企业招录更多优秀技能人才。二是紧扣产业配资源。实施师资队伍培养“四大工程”,两年招聘教师94人,58人次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数控、汽车和学前教育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教学创新团队。三是紧跟产业改教法。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打造知识学习、实训实践一体化技能人才培育主阵地。2023年,6个专业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获评“a”档,数量居全市首位。
搭建平台 “三类模式”多元培育人才
一是“捆绑式”师徒结对。面向近三年来参加工作的或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实施“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有效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稳步提升。二是“五段式”竞赛培养。探索形成以“教、学、练、考、保”为主要内容的“五段式”培训模式,先后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中荣获2银1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获3金5银1铜。三是“基地式”精准孵化。建立工作站(室),搭建人才培育“孵化基地”,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截至目前,承担省名师工作室建设1项、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培养电工、品酒师、机修钳工等技师9名。
靶向发力 “三种途径”拓宽发展渠道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赋能提升。组织临沂市理工学校对临沂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兰陵农发集团69名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依托临沂市理工学校培训基地,组织汽车维修工技师等级培训,19名学员顺利结业并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年来,累计开展公益性岗位培训6800余人次。二是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建设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10个,其中,入选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1个。开展引企入校、引企驻校活动,先后与兰陵县慧宝养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岗位1200人次。三是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依托临沂市理工学校,社会化评价职业技能人才1514人,其中,中级工143人、高级工13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