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最高规格座谈会,李登海的“种”梦之路-ks8凯发官方网站

人才山东 人才山东 人才山东
hi,我是小鲁,您的al服务专员,请选择您想要的服务~
不再弹出
关闭小鲁
{{item.title}}
如果仍未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此处跳转至问答知识库
常见问题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opt}}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继续等待 ({{waitnumber}}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

发送
发送
ks8凯发官方网站 > 正文
从田间地头到最高规格座谈会,李登海的“种”梦之路
发布时间:2025-02-19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备受瞩目。

  山东省民营企业代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名誉董事长李登海参加了座谈会。

  李登海的参会不仅体现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更彰显了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自立领域的坚定布局。李登海说,能够参加座谈会,非常荣幸,非常激动。他有机会参会,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视,体现了对种业安全的重视,体现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视。

  “国家将继续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李登海表示,这表明民营企业将在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作为长期致力于我国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研发创新的领军团队,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报效祖国、承担国家项目的机会和平台,使我们报效祖国的志向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李登海说。

  种业技术攻关对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现年76岁的李登海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是“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

  他一直把“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玉米高产攻关和研发创新,50多年不间断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七次创造了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和两次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将我国杂交玉米的高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

  1979年,李登海选育出掖单2号玉米杂交种,亩产突破700公斤,开启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由平展型到紧凑型,这是个里程碑式的跨越。从此,育种方向找到了。

  1988年,李登海选育出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玉米品种“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2004年,“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0年以来,李登海团队在全国率先选育出亩产达到1100-1400公斤的夏玉米高产品种,以及亩产达到1500-1600公斤以上的春玉米高产品种。

  一粒种,千斤粮;一亩地,万顷田。

  50多年来,李登海和登海种业累计推广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500亿元以上,不断攀登杂交玉米高产纪录高峰。

  玉米高产攻关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要实现玉米增产,必须实行产业化发展。

  1985年,李登海自筹资金2万元,在全国创建我国第一个民营的产业化试验站,迈出了种子产业化的第一步。

  1998年,山东登海种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经过6年谈判,2002年12月,登海种业公司与世界种业巨头先锋种子公司合资成立了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登海种业公司控股51%,这是美国先锋种业公司首次在合作中由他人控股。

  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从此走进了国内资本市场。

  从最先成立玉米试验站到改制成股份公司,再到公司上市,无论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李登海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发展中国民族种业,让国家粮食安全得保障,让广大农民得实惠。

  50多年来,李登海获得过大大小小许多荣誉,但他始终初心未改,本色如一,仍保持清晨起床查看试验田的习惯。

  “他一直潜心科技创新,这么多年来,带领团队走的是一条追赶太阳的路。”有不少老友这样形容他。

  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新征程上,李登海未来的目标是进一步攻关单产提升,同时推广更多好品种,在有生之年,争取为社会创造价值超过2000亿元。

  “就是热爱和家国情怀,我觉得我们应该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李登海说。


网站地图